当前位置:首页>休闲益智>我的人生解答书 > 阅读正文

《幸福课: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》|答案就在眼前的琐事里

《幸福课: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》|答案就在眼前的琐事里

更新时间:2024-04-21 02:27:57

如果你终日忙忙碌碌,却总是害怕自己不够努力;

如果你厌倦眼前的苟且,向往远方有精彩的生活;

如果你常常觉得空虚沮丧,找不到人生的意义……

那么我推荐你读一读陈海贤的《幸福课: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》。这本书解答了当前社会上困扰大多数人的问题,包括理想和平庸、匮乏与不安、空虚无意义感、还有爱与孤独等。

陈海贤是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,中国临床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,曾在浙江大学心理中心任职,他开设的《积极心理学》课程被誉为浙大版的“幸福课”,他在知乎的心理学专栏已经超过50万关注,还在得到app上开设《自我发展心理学》和《亲密关系30讲》的课程。

看他的书,感觉就像一个大哥哥在耐心陪伴你,他了解你内心所有的恐慌、焦虑、不安和孤独,因为他也曾经历过,他用平实但动人的语言解答困惑,没有灌输大道理。有时是一个发人深省的佛教小故事,有时是貌似离谱的建议:“就承认自己是个废物好了”,遇到实在无能为力的情况,他会说:“你听过鸭子叫吗?不如让我来给你学一段鸭子叫吧。”

有读者这样评论他:“海贤老师是个很甜的人,暖之上还有甜。”如果你感觉人生煎熬困惑,或许你正需要这样一位又暖又甜的陪伴者和引路人。下面让我们从《幸福课: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》中探索心中不安的根源,以及如何去化解不安、找到幸福。

陈海贤

一、寻找不安的根源

① 完美假自我引发焦虑

《优秀的绵羊》开篇描绘了一群典型的常青藤名校精英大学生:他们课内专业优秀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;课外社会活动满满、魅力无限,当剥开那层光鲜亮丽的外表后,你会惊讶地发现这群年轻人身上背负着巨大的恐惧、焦虑、空虚和孤独。无独有偶,《幸福课》的开篇也描绘了类似的“名校学生病”,一群考入浙江大学的天之骄子却满怀挫败感,他们来自严格的家庭和高中,有远大的志向,不满于目前的专业,渴望成功却没什么耐心,他们很努力却不幸福。

他们是传说中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但是他们内心很惶恐,担心自己不如别人说的那么好。心理学家曾提出:当儿童担心自己不被父母或他人认可时,会产生强烈的焦虑和不安,于是会创造出一个他们认为父母喜爱的“假自我”。这个假自我通常是完美的,聪明、开朗、优秀,他们努力维持幻想中的完美形象,总担心真实的自己不够好、不被别人认可。他们其实很优秀,却提心吊胆,焦虑由此产生。

② 自责和内疚导致拖延

本来计划学习,拿起手机刷了一晚上;本来计划跑步五公里,在朋友的邀请下改为吃大餐;本来计划写报告,眼看期限逼近却迟迟无法动笔……这时你是否会感觉自责?

当我们没有用好时间、完成计划时,理想的自己会责备堕落的自己不够努力,而堕落的自己觉得无地自容,于是产生了自责和内疚。但是自责和内疚会加重心理负担,让我们觉得自己一事无成,进一步降低自尊,带来更多压力。这时我们更容易陷入拖延。没有人会从内疚和自责中得到幸福。

③ 纠结源于匮乏

有一句话说:选择困难都是因为穷。这种说法也许比较片面,但也呈现了部分事实。金钱匮乏让人们纠结,想买更好的东西,但是价格更昂贵,于是纠结选择贵的还是较便宜的替代品。时间匮乏让人纠结,现在流行“斜杠”,工作之余还要发展副业或业余兴趣,于是纠结该学英语还是写作、健身还是烹饪,想做的事情太多而时间太少,计划满满却行动寥寥。爱的匮乏让人纠结,渴望友情和爱情但害怕被拒绝,明明知道眼前的这个人不够好却不敢离开。

身处匮乏的人总想要逃离,但是逃避并不能摆脱匮乏,甚至会加重匮乏,于是陷入恶性循环:匮乏——试图摆脱匮乏的焦虑和痛苦——逃离无效——匮乏维持或加剧。

二、改变之路在脚下

上述的种种困境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,总觉得眼前的生活不够好,想象“如果有一天”或“如果怎样”就更好了。陈海贤在书中说:真正的“生活问题”其实只要一个,就是怎么面对和处理“生活的不如意”。我想答案也许是,直面问题,与自己和解,在琐事中修行。

①接纳不完美的自己

“接纳自己”似乎是老生常谈,到底怎样才算接纳?书中的回答是:“就承认自己是个废物好了。”乍一看,这个提议似乎消极又荒唐,但是仔细想想,既然承认自己是废物,那么你就不必为自己的不成功、不完美而羞愧了,反而可以毫无负担、理直气壮地去做你想做的事,同时不用担心做不成。

麦格尼格尔在《自控力》中讲到,让人们感到快乐,反而能够增加抵御诱惑的能力,自我谅解更能增强责任感。当我们摆脱了内疚和自责,就节省了大量安抚挫败感的心力,反而有精力去思考为什么失败,然后重整旗鼓。

设想一下,如果你是一个努力写作业却写不完的孩子,父母打骂一顿会让你更好过还是更挫败?孩子需要的不是严厉的批评,而是带着爱的规范。如今你也可以成为自己慈爱的父母,告诉自己只是个普通人,有不足但也值得被爱。

②用成长思维看待一切

能力是固定不变的还是成长变化的?《终身成长》提出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:固定型和成长型思维。人的成功不是由能力和天赋决定的,更多会受到思维模式的影响。

对“完美”耿耿于怀是一种固定型思维,抱有这种思维的人认为能力是固定不变的,做任何事都只为证明“自己行还不是不行”,他们回避挑战,害怕挑战失败显得能力不足,别人的成功就意味着自己失败了。

成长型思维则认为人的能力会不断成长,就如肌肉,越锻炼越强壮,挑战和失败对他们来说就是成长的机会,他们以努力为荣,从别人的成功吸取经验,觉得自己也能做到。

陈海贤给一位总是担心犯错的来访者建议做个“犯错误计划”,争取每周犯五个错误,记录这些错误,并反思其后果有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,从中能学到什么。对这位来犯者而言,错误就意味着失败和否定,用成长型思维去看待错误时,他才能减轻对错误的焦虑。

不管是犯错误还是两人关系,我们都可以用成长型思维去对待。固定型思维认为两人的关系时一成不变,发生矛盾时习惯从源头去找原因——“当初我追的他,今天他才不珍惜我!”而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关系是不断成长的,遇到问题时,他们更愿意投入精力去经营和改善关系。

生活不是一潭死水,而像一条河流,有缓有急,成长型思维让我们顺流而下,不断去调整和适应环境变化,最终流向大海。

③在琐事中修行

高晓松的一句“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”让多少人心潮澎湃,恨不得马上背起包袱奔向远方。几年前,河南一个老师从学校辞职,写了一封简短又文艺的辞职信:“世界那么大,我想去看看。”也引起社会上的热烈讨论。

很多人觉得眼前的生活尽是无聊琐碎,各种不如意,幻想远方是美好精彩、没有烦恼的未来。可是到了远方之后呢?就不用准备一日三餐、不用打理生活、不用与人交往吗?当他乡变故乡时,疲惫和厌倦再次卷土重来。

曾在佛学院给僧人上过心理课的陈海贤从佛教中受益良多,他指出:

“一件事是不是琐事,并不是由这件事的性质决定的,而是由你对待它的态度决定。如果你不轻慢它,以庄重的态度对它,那它就是重要的事。”

我常把做正事的时间看做“我的时间”,把做琐事的时间看作“占用了我的时间”,只有孩子睡着以后才感觉有“我的时间”。这样一来,白天我因为琐事太多而心烦,晚上占用睡觉时间休息不够,第二天因为疲劳更加不耐烦,陷入恶性循环。实际上,所有的时间都是“我的时间”,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我在度过,如果我不认真去对待,那么这些时间是属于谁的呢?

不管大事小事,用无差别心去郑重对待,才是回归生活的最佳方式,琐事就是我们的道。

结语:

最后,用陈海贤老师爱讲的一个故事结尾:

从前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下山去化缘,回到山脚下时天已经黑了,小和尚看着陡峭的山顶担忧地问:“师父,天黑路远,路上都悬崖峭壁、飞鸟走兽,我们只有一盏小小的灯笼,怎么才能回到山上的庙里呢?”

老和尚淡淡地说:“看脚下。”

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里,在偶尔的平顺之中夹杂着各种困难和问题,我们只能承认和接受生活的不完美、自己的不完美,与自己和解,用成长思维在生活琐事中扎根。幸福不是完美,而是成长。

作者简介:蔡包包,想当画家的阅读者,能体会文字和绘画之美是一种幸福。